返回南城儿女[年代] 第200(2/3)111  南城儿女[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刘秀妍突然开口说:“跟我家换吧,我家没有老人,而且我这两年胖了很多,都有冠心病了,医生建议我多做运动,搬去二楼正好合适。”

江起慕在她身旁坐下,温声道:“这个想法很好,年后我以公司的名义捐五万元的物资,并安排司机亲自送过去,你有什么要带给常静的,可以一起捎去。”

天公作美,春节前夕的寒流悄然退去,广州迎来了温暖的冬日,十几度的宜人气温,正适合在外头摆开宴席。

一九九六的春节,杨钰莹带着歌曲《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上了春晚,春节就在她甜美的歌声中悄然而至。

常明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租什么房子啊?江工上下楼不方便,以后我来负责背他上下楼!”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拭去她脸上的泪痕:“出什么事了吗?”

第一桌坐着老一辈的邻居们。

“补什么差价!”刘秀妍脸色一沉,“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你们好意思给钱,我都不好意思收!再提钱的事我可真生气了!”

林飞鱼下意识看向江起慕。

除夕夜,朱翠芳也带着儿子过来,十八栋的邻居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团圆饭。

林飞鱼怔了怔,轻声道:“刘阿姨,这怎么好意思……”

是啊,真的很甜呢。

这次团聚的人格外多,两张大圆桌在院子里一字排开,才勉强坐下所有人。

可自从李兰之去了上海,最不适应的反倒是刘秀妍,三天两头就要念叨几句“兰之在的时候如何如何”。

林飞鱼眉眼弯弯地望着他笑。

要知道,放在从前,这样的话是绝不会从刘秀妍嘴里说出来的。

林飞鱼摇摇头,嘴角却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没有,她在那边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我真心为她高兴。”她突然握住江起慕的手,“对了,信里说那边的孩子生活很艰苦,教育资源也很匮乏,我想给他们捐些物资,你觉得怎么样?”

李兰之闻言笑道:“我刚去上海那会儿也不习惯,倒不是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刘秀妍干脆利落地一挥手,“就这么定了,这两天就搬,别拖拖拉拉的。”

江起慕轻轻拍了拍她的屁股,低笑道:“就这样谢我?”

说起来也怪,过去几十年,刘秀妍和李兰之这对老邻居总是在亲亲热热的闺蜜和冷战中反复横跳,好的时候,刘秀妍总会给李兰之煲汤,不好的时候,楼上楼下住着,见了面当没看到。

刘秀妍接话:“可不是嘛!之前兰之在上海,明松又早出晚归的,二楼冷清得跟没人住似的,别提多不习惯了。”

朱六婶看着坐得满满的两桌子人,感慨道:“兰之回来了,江工一家也搬来了,咱们十八栋多少年没这么热闹了。”

章沁和朱国文夫妇听说李兰之三人回广州了,特意从深圳赶回来团聚。

朱六婶也连连摆手:“自从兰之去了上海,我们十八栋冷清得跟什么似的,现在终于要回来了,怎么还要搬出去住?”她叹了口气,“要不是国才他爸腿脚不利索,我都想跟你家换房子住。”

江起慕会意,温声道:“刘阿姨,要不我们给您补些差价?毕竟一楼……”

林飞鱼望着他,突然扑过去环住他的脖颈:“谢谢你……”

见刘秀妍态度坚决,林飞鱼和江起慕两人也不好再坚持,只想着搬完家后多给苏家买些营养品和孩子的玩具当感谢和补偿。

朱翠芳这几年在罐头厂外贸部干得风生水起,去年用积蓄买了套一室一厅的老房子,虽然不是新房子,但总算给了自己和儿子一个安稳的住所。

俗话说远香近臭,自从搬出去后,她和朱国才兄妹俩的关系反倒缓和了不少,当然,这两年朱国才也没从前那么讨人厌,动不动就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他小儿子考上了大专,大儿子跟着朱国文在深圳做事,听说踏实肯干,朱国文对这个大侄子也非常好,很愿意提携他。

林飞鱼怔了怔,转身拿起路上买的烤红薯,仔细剥开焦黄的外皮:“那……我喂你吃?”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兰之在上海住了两年多,心里始终惦记着大院里的生活,尤其想念十八栋那些朝夕相处的老邻居们,这次江起慕回广州,她特意嘱咐他在大院附近找房子。

江起慕唇角微扬,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很甜。”

就这样,房子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