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又过了会儿,另外两个医生也来了,一位男医生叫霍文昊,一位女医生叫范书文。
&esp;&esp;“挺好,医院一看就是真的想往上发展,机器设备都花大价钱买的较为先进的,各种科室部门都有,不过人员还不齐全。”何维淑撑着脑袋道,“不过,我好像又进了个清闲的科室?”
&esp;&esp;何维淑跟在人事处的同事身后把整个医院都大致转了转,知道哪个部门在哪个位置,随后确定下来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医院每周日休息,不挂号看病,每位医生再根据值班从剩下的六天里再休息一天,一周总共是不连贯的休息两天。
&esp;&esp;第44章 小狗饼干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而现在医院里就有单独的技工室,有什么问题要交代就可以直接跟技工本人沟通,甚至可以在诊疗患者过程中叫技工下来一起听,更方便技工了解到患者的需求,制作出更符合患者要求的修复体。
&esp;&esp;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何维淑正式开始自己到新单位上班的生活,她在换衣室换上白大褂,又在口袋处别上自己的铭牌,随后踏进种植科的大门。
&esp;&esp;何维淑去人事处报到后拿着材料到种植科,种植科算上她总共只有五个医生,而像修复科和牙体牙髓科这样的大科,每个科室都差不多有二十位医生,又因为正畸需求在当今社会中也在不断增加,正畸科的医生也不算少。
&esp;&esp;她到的时候,科室里只有一名医生,是孙康泰,前两天来报到的时候就已经互相介绍认识过了,何维淑笑着向他打招呼:“早上好,孙医生。”
&esp;&esp;但第二种模式其实是有些麻烦的,首先医生和技工的沟通就很不方便,很容易造成医生说这样做,但因为交流不畅导致技工误以为是另一种做法,最后成品谁也不满意,只能返工。
&esp;&esp;跟何维淑在县医院上班时一样。
&esp;&esp;孙医生愣了下回她一个点头。
&esp;&esp;不过现在牙防所还处于初创阶段,一切流程都还有些简陋,人员也还不齐全。
&esp;&esp;要知道,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制作修复体等,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医生自己制作,二就是将技工单寄到工厂,工厂制作完成后再寄回医院。
&esp;&esp;结束后,何维淑回到家,崔承安问:“感觉怎么样?”
&esp;&esp;“我今天过去参观的时候,其他科室人都挺多的,就种植科的患者寥寥无几,同事们都在看书,就连副主任也闲的没什么事情做。”
&esp;&esp;“怎么说?”
&esp;&esp;崔承安笑起来:“种植,一听就是难度又高,花钱又多的,人少点也正常。”
&esp;&esp;至此,种植科的四名主治医师就齐了,至于高副主任,人家是主任,有自己独立的诊疗室,不跟他们一块儿。
&esp;&esp;报到第一天,只要领一下衣服及材料,简单做一下新人培训,了解一下流程,还不用正式上班。
&esp;&esp;种植科只有一位副主任医师,姓高,是陈莉萍所长花了大价钱从其他医院挖过来的骨干人员,剩下四位是主治医师,除了何维淑,一位是去年的毕业生,两位是市卫生局从其他医院调来的。
&esp;&esp;范书文是去年本科毕业后就直接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