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宋县令庶女 第184(2/3)111  北宋县令庶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仿佛刚刚补充的那一句话,只是随口一提。

她话音落下,一旁的苗嬷嬷双手击掌,两个看着六十岁上下、做掌柜装扮的男人朝着众人微微俯身。

“没有最好,”常庆妤笑眯眯地说,“管事既然在潘楼街上干过,自然知道我才接手家中铺面生意没多久,我盯不出名堂,特意找了家中两位长辈帮着瞧。”

旁边的姑娘也很眼熟,管事想了想,从自己脑海中找到了蛛丝马迹——这不正是常家的千金吗?及笄之后穿梭在自家铺子之间,应了坊间流传的那句话:常家千金日后要招赘上门的。

管事离开后,许栀和郑重朝着今日过来帮忙的几人道谢。

管事:“知道,良吉小兄弟这一路上已经和我说清楚了。价钱也写得很清楚,一年七百六十两。”

潘光笑吟吟,他比起初见那会瘦了不少,这一笑倒真有几分风流倜傥的潇洒模样,“今日并非我与你谈事,你装作没见着我。”

“先不说这个,”许栀和比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们主家能接受卖铺子吗?”

铺子在潘楼街上,人流如织,堂中布局干净,只需要换上统一颜色的装饰便能立刻开张。这点比起汴桥大街上的那几家多了个显著的优点,无需施工改装。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间招呼,而是陪着坐在楼下的散座?

常庆妤带来的帐房先生也道:“潘郎君说的不错。不过庆历年间黄河水患,汴京周边粮食减产,粮价上涨,有一部分人离开了汴京,也导致了潘楼街附近的铺子价钱降低。按照当下的情况,这间铺子若是买下来在七千五百两左右。”

管事:“兹事体大,许娘子,我需要和主家确认过后才能给你答复,还请见谅。”

“潘郎君好,许娘子好,常姑娘好。”管事从左到右依次打招呼。

要是已经快到近前,管事真想扯着良吉的衣袖问:这就是你说的你家姑娘平易近人?

许栀和:“自然,买卖乃是大事,若是出了结果,烦请来潘楼告知一声,潘郎君是我好友。”

“姑娘,诸位安好。”两人简要说了说自己在常家管账后,神色平静道,“今日过来,只是帮姑娘的朋友,你们只当这儿多坐了两个老头儿便罢了。”

她脸色红润,目光澄澈明亮。眉心特意描摹的桃花花钿灵动娇俏,一幅全然无害的模样。

纸张依次从众人手中传过,管事看到这张纸,干巴巴地点了点头。

管事回去后找到了主家,主家听说还有潘常两家的推动,连忙叫他应允这门生意——不管怎样,结个善缘也是好的。当然,都是后话。

首次被正面肯定身份的潘光挺直了胸膛,脸上是按捺不住的笑意。

许栀和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说话的帐房先生一眼,两人不急不徐地喝着茶,说着养画眉的注意事项。

管事离开的时候还有些浑浑噩噩,他听信了良吉的话在前,然后遇见了一个比一个难缠的角色,他以为画了押去官府公证就能走人,没想到横生这许多波折。

一直沉默着的潘光忽然插嘴:“我记得潘楼街附近的商铺大小在真宗朝都被丈量过,大小差不离,一间铺子大抵在八千两上下。”

接收到他示意的许栀和清了清嗓子,没什么作用的安抚道:“人虽然多了些,但不打紧。管事,我也不打算藏着掖着,我瞧上了你主家在潘楼街的铺子。”

说着,他递了两张纸过来,上面写着潘楼街铺子变动。

许栀和说:“那第二年价钱会变动吗?我听说有些店家见铺子生意好,第二年会故意抬高价钱。”

“常姑娘说笑,我怎么敢糊弄许娘子。”他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

他一边说话,一面朝着许栀和微微颔首。



管事说:“若是许娘子出得起银钱,自然能卖。”

管事:“这个,这个……”

管事抽了抽嘴角,别说他没带什么歹心过来,就算是有歹心,现在也收敛的差不多了。他背后的主家在汴京也算的是有头有脸,但比起常家和潘家,那这是自讨没趣了。

管事又看向一旁的常庆妤,摸不准她在其中的定位。

常庆妤大大方方的承认:“许姐姐与我私交甚好,我今日过来,是特意为她撑场子的。潘楼街上有权有势的不少,我怕许姐姐受委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