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那不是官人心中记挂着旁的事情,心思不定,从上午到现在,已经连输好几局了,”刁娘子伸手轻轻拍着怀中的称称,“静姐儿分心,都能赢你。”
内监道:“今日走过来的时候,越走越觉得熟悉。后来才想起来,金明池诗会那次我来给陈小郎君送过御赐的纸笔,许娘子还记得吗?当时你在家中。”
许栀和的鼻尖忽然有一点酸,她停下了自己重复的念叨。
梅尧臣看着站在一边,表情如出一辙的母女两人,心中更憋屈了,“和我下棋还不专心,竟还想着旁的事情。”
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咂摸
梅尧臣执白棋,他摩挲着手中的棋子,哼声道:“观棋不语真君子,你在旁边说话,终究不对。”
许栀和:“怎么会不记得,这可真是巧了。”
“既然榜眼的服制已经送到,咱家就不打扰了。”内宦客客气气俯身行礼,和身后的三个小黄门一道离开。
方梨应了,她拉住许栀和的衣袖,“姑娘稍后,我帮姑娘重新整理妆发。”
站着的方梨和良吉等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惊呼出声。
许栀和重复念叨了好几遍“榜眼”,而后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她猜到他的名次不会太差,但听到内监的确认,心中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波澜。
亭子是称称出生后梅尧臣在书房旁边竹林新修建的凉亭,准备到时候让她们坐在旁边跟着一道读书,许栀和去过,也还有印象,“好。我这就去找他们。”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了来汴京后,他来反梅府踏过的每一轮弯月和跨过的水洼,沿途的灯笼次第亮起,照亮他回家啊的路,晨起的云霞未散,他已经出门。
梅丰羽正在孝期,郑柏景另投师门,他只剩下陈允渡这么一根独苗苗,自然十分上心。
梅静宁也附和道:“对呀,母亲没说棋盘,她说过些日子蒸桃花酥,要教我。”
这样大的喜事,应当和梅尧臣说一声。
等收拾完毕,许栀和重新换了一身衣裳。虽然今日在潘楼的时间不长,但身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饭菜的香味。
她想到了自己和陈允渡的初见,那时候少年青涩真挚,晨露未晞时步行六七里路,孤身静候书斋开门。
他说完,看向身后端着东西的三人,道:“不过今儿我过来,送的不是笔墨纸砚,而是榜眼的服饰。”
许栀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小黄门的手中端着托盘,里面放着一套干净整洁的衣服,旁边放着一盏金翅羽冠,和一双鞋履。
梅府的凉亭中,梅尧臣正在和梅静宁坐在棋盘两侧,一旁的刁娘子抱着怀中的称称,站在梅静宁的身边低声说着什么。
许栀和说:“我知道了,多谢告知。”
梅府外面,守门的小厮和许栀和已经很面熟了,见她过来,立刻笑着说:“好久不见许娘子过来,今日老爷也在家中,正在与刁娘子在亭中对弈。娘子直接去就可以了。”
画面在脑海中轮番变换,曾青涩的少年变得高大,站在那儿自成松风朗月,清隽无双,秀润天成。
刁娘子:“没说棋盘上面的事情。”
“可不是,”内监说,“也让我沾沾榜眼的福气。”
“这些都已经熏过香了,明日打马游街时请让他换上,”内监见良吉和王维熙将捧着衣裳端起来,接着道,“对了,今日集英殿唱名,榜眼可能会在殿中多留一段时间,许娘子请别担心。”
良吉:“姑娘,这些东西……”
想到了十岁出头的少年心疼自己的家人,赌气将书丢入水渠,说着州府不缺他一人为官,但家中缺他一人做事。
梅尧臣讪讪不说话。
“放在桌上,你们看顾好了,”许栀和想的很快,“这两日国子监休沐,我去一趟梅府,方梨跟着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