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宋县令庶女 第193(2/3)111  北宋县令庶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魁祸首毫无知觉,面不改色说完了后半段话,“你该睡觉了。”

为了方便许栀和理解,他比划了一下,“连一艘船的当家的都不是,管着那艘船伙房四个人。”

方梨和王维熙觉得啼笑皆非的同时,不免轻轻摇了摇头。虽然汴京的内城和外城只隔着一道城墙,但光景全然不同,生活在云水巷的百姓没有具体的认知,认为一艘漕船的船工已经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只是偶尔来此处,她都会觉得压抑到喘不上气,很难想象日日需要面对这些的人又该是怎样的心态。

她用的力度不大,陈允渡感觉掌心被小猫轻轻挠了一下。不疼,甚至希望她可以再用一点力。

许栀和:“许是路上有什么事情耽误了。行了,既然已经拿住了把柄,咱们先去一趟开封府。”

后面几天,王维熙一有空闲便朝着云水巷跑去。从那日的表现来看,居住在云水巷的百姓心底对那中年男人都心存畏惧。听到他的问题,众人也只是讳莫如深地摇了摇头,甚至还出声劝他能忍则忍,毕竟那一位可不是好惹的。

漕帮听起来没什么,但牵扯着一系列利益纠葛,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三司和都水间,上至转运使下至州县押纲官,人员密布,鱼龙混杂。

他说的一板一眼,十分认真。许栀和沉默了片刻,干咳一声:“如果这称得上……倚仗的话。”

许栀和微微颔首:“多谢你。”

官吏摆了摆手,俯身告辞。许栀和坐在梨花木椅子上,双手搭在自己的双膝上,看着堂中昏暗压抑的颜色风格。

闭眼之前,她小声哼了一句:“知道了,睡觉判官。”

“漕船厨师长?”

陈允渡哑然失笑。

但是在怕沾染是非、仍好心提醒的云水巷百姓面前,王维熙一脸“我很听话”的神情,后面几日过去,只是那日瞧见下雨房子漏水,主动修补。

“原先我也是这么以为的,”王维熙说,“后来我追问了一句,才知晓原来那讼师的姐夫是漕船的一个小头目。”

王维熙作揖,接着道:“至于那个白,云水巷附近的百姓也只口耳相传,并无人见过,颇有几分神秘色彩。我便从他身边友人问起,才知道他儿时有几个好友,其中有一个姓马,邻里称为马大壮,相传在开封府补了衙役的空缺。”

“没什么,”许栀和摆了摆手,“如果这也能叫做黑白两道通吃,那可真是……”

顿了顿,他谨慎地补充道:“如果说这个白谁最有可能,想来就是这位马大壮了。”

许栀和被放在了床上,陈允渡牵被子的手垂下来的发丝拂过她的侧脸,许栀和本来板着的脸瞬间破功,趁着他伸手掖颈窝被角时侧头咬了一口他的指尖。

许栀和听他这么描述,询问:“这是什么意思?黑白两道通吃?”

或许是他的真心打动了老汉儿及其家人,几人一合计,将那中年男人的底线如数告诉了王维熙。

两人应了声,换了身衣裳跟着她一道出门。

王维熙耸了耸肩,“这我也不知道。”

……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落下,神情紧张的许栀和与方梨脸上不约而同出现了一抹裂痕。

伸手勾住了他的脖颈,鼓着腮帮子瞪着他。

方梨收敛思绪,问起另外一桩事,“对了维熙,你那日去汴河码头问漕吏,他们不是说第二日正午应天府的船就能到吗?怎么后来没了音讯?”

她绞尽脑汁在脑海中寻找描述词,但刚刚接收的信息和实在太过离谱,她一时词穷,“……你接着说。”

“那人的姐夫是漕帮的人,听说府衙也有熟人,落在他手里没好事儿发生。”

许栀和没敢用力,毕竟明日陈允渡还要当值,期间人来人往的,要是瞧见了他指尖的咬痕,容易叫人误会。

他们倒想看看这又是什么牛鬼蛇神?

到了开封府,门口的官吏引着几人进去,“府尹大人正在和几位推官议事,等处理完了事情,会来偏厅寻找诸位。”

是习惯了这样肃穆的氛围,还是在偶尔休沐的间隙寻找一处晴方潋滟解

“忍”这个字对许栀和与王维熙来说都不算陌生,两个人情况不同,但有一半以上岁月都是忍着过来的——今日不同往日,两人出奇一致的决定这次不忍了。

王维熙:“什么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