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2/2)111  [三国] 我,呼风唤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斗米教教义与太平道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五斗米教在路边设立“义舍”放置米面供行人自取,若行人多拿则会遭受“鬼道”惩罚;三赦之后方施刑罚。无官无府,唯祭酒治下,汉夷共居。

卢瑛与张鲁没什么野心,二人设立五斗米教的初衷也只是想凭借教派在乱世中建立一方净土。

许贡狠狠一咬牙,“我从后门走。”

扬州吴郡。

“陆公所言,贡实在不知。”许贡试图装傻。

书房门刚合拢,周昂立刻面色一变,压低声音:“陈昭没死,你派遣门客刺杀陈昭之事已泄,速往荆州。”

道教传说称卢夫人与丈夫张衡在阳平山“白日飞升”,后世尊其为“女师”,地位仅次于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卜……”

他虽并未参与行刺陈昭之事,可到底也在收到刘表密信后“不经意”间向刘表引荐了许贡。那封密信已经被他烧了,只要许贡这处不把他透漏出来,便不会有什么大事。

陆康手中鸠杖簌簌发颤,苍老的声音却如寒铁:“那汝那两个游侠出身的门客如今在何处?”

他仓皇道:“小贼命大至此……我这就收拾行李走。”

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许贡手中茶盏当啷坠地,脸色霎时惨白。

鲁迅曾评:“张鲁的理想国,比孔孟的仁政更实在。”

许贡额角冷汗涔涔,不由揣测陆康是不是得到了什么风声。

“子许兄,可算寻到你了!”一道朗笑响起,来人快步上前,一把揽住许贡的肩膀。

“周昂。”陆康眯起浑浊的双目,认出了来人身份,一个江东本地士族周氏子弟。

“陆公何意?贡实不知。”许贡强装镇定。

许贡听到陆康的斥责,心头巨震,面上却依然强行保持平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卢瑛轻叹,“若这天下终要易主,我倒是希望得天下之人是陈昭,她性子善,咱们那些教义改改说不准还能传下去。”

————————

“汝等小人,难道非要见天下动乱、生灵涂炭才安心吗?”陆康痛心疾首。

“来不及了,现在就走。”周昂沉声,“陆康怕就是来探听口风的。我来之前便已在城西三里外安排了马车,你立刻去。”

一滴冷汗顺着许贡鬓角滑落。

话音未落,便不由分说地将人拽离。

“不管陈昭是死是活,派人递个消息,不过举手之劳。”

信徒需诚实守信,生病时忏悔过错,类似黄巾军的做法。祭酒们在道路上设立“义舍”(类似驿站),内放米肉,行人按需自取;若贪心多拿,会遭“鬼道”惩罚。

可他那几个门客对他忠心耿耿,宁死也不会出卖他,那是谁透漏……

犯法者可被宽恕三次,再犯才处罚。不设官府,全由祭酒管理,汉人与少数民族皆安居乐业。张鲁据此统治巴、汉近三十年。

政治作用:促成汉中割据 ,刘焉派张鲁与张修共击汉中太守苏固。卢夫人可能参与策划张鲁袭杀张修、独占汉中的行动,并协助刘焉截断朝廷与益州的联系,形成割据局面。

陈昭被刺,生死未卜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吴郡。

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正在府中惴惴不安等候消息的许贡听闻陆康来见,心中咯噔一声,强撑着笑容迎接陆康。

辞官归乡的陆康拄着鸠杖,径直叩开许贡府门。

周昂向陆康见礼:“见过陆公。我此次来寻子许有要事,先借子许一用——”

——是一位真的以道教身份参与乱世政治斗争的女人

“陆公亲临——”

陆康拐杖重重砸地,毫不客气打断了他:“汝那几个门客在何处?”

卢夫人:史载她“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即擅长养生术、容貌年轻且精通巫祝之术。作为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儿媳、第三代天师张鲁之母,她在教内地位崇高,曾担任“治头大祭酒”等要职,参与教义传播与政教管理。

五斗米教某方面来说居然还真是个理想社会……

话音未落,许贡已猛地撞开房门,衣袍翻飞间消失在廊下。周昂盯着那仓皇背影,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