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梁王府中。
&esp;&esp;话还没说完,承天帝就喝了一声“滚”!他神情阴冷地盯着宁丹旭,清河那边什么馆都与朝政无关,只是请些小娘子游戏罢了,整天憋在府中的确是气闷。但宁丹旭,以及那几个儿子在打什么主意,他还会不知道吗?就光盯着那个位置,嘴上说着“圣人龙体安康”,实际上巴不得他早死呢!
&esp;&esp;庐陵公主不说话了,她没钱啊。
&esp;&esp;“你不是借机接近清河眼前的红人了
&esp;&esp;外祖去世后,是舅舅继承了魏国公的位,几代下来,打天下的功也慢慢地淡了。
&esp;&esp;秦王挨骂的事很快就传出去,等到了翌日弹劾的奏状一封接一封的,铁面无情的御史们就差用唾沫星子将宁丹旭淹死,甚至有人提出了藩王该就封的事。眼下储位未明,这是暗暗地催承天帝立储,承天帝全当没听见。
&esp;&esp;秦王府书楼称书馆,那是不是里头的士人都得称一声大学士?!
&esp;&esp;宁丹旭春风得意,可承天帝却是憋得一肚子火气。
&esp;&esp;弹劾的御史里有他的人,看来还是十分起效的。他也不再犹豫,依照原计划将购买来的书全部都送入清河公主府上,并且上书给承天帝深刻表达了一番姐弟之情。落在后头的燕王、鲁王也不敢做什么了,比起清河,他们兄弟更想讨好圣人。但这批书根本没进皇宫的库藏,被圣人一转,尽数送到了清河公主府。
&esp;&esp;她母亲李德妃,在宫中也不受圣人宠爱。
&esp;&esp;他们这舅舅没出息啊。也幸好是没钱没人可用,要不然这次走在前头,挨骂的就不是秦王了。
&esp;&esp;承天帝气得不轻,丝毫不给宁丹旭面子,直接将他喊到宫中,当着宰相的面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esp;&esp;书府上其实也有现成,书馆么,也就是换个匾额的事。宁丹旭着急,一边风风火火地搜罗善本,一边网罗长安的士人。那些士人在清河和崔让那碰了墙,又在宁丹旭这得了好处,哪能不题诗作文?将宁丹旭乱夸一通。
。
&esp;&esp;燕王宁群玉不觉得圣人偏心,他道:“你要是每年给圣人送半个国库的钱,圣人也会这样待你的。”
&esp;&esp;呈在御案上的是一些诗文《宴秦王府昭文馆》,其实不乏朝臣之作。
&esp;&esp;宁丹旭心一沉,哪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不是,清河那边不也叫“集书馆”吗?怎么就他的“昭文馆”挨骂?他故作委屈道:“陛下,儿只是看清河作集书馆,想着——”
&esp;&esp;“圣人待清河就是不同。”庐陵公主跟同母兄长宁群玉碰头后嘟囔,这事儿还没兴起,就败得一塌糊涂,不是白给清河送东西吗?宁泰安是直接送的,到时候清河会帮宁泰安的吧?
&esp;&esp;宁泰安心情极好,还好他听了韦承的话,只是买书没有推进下一步动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秦王被禁足,并且削了半年的俸禄。对王府收入来说,那点俸禄不痛不痒,可极为伤面子。圣人的意思是秦王府设立文学馆是僭越,那不就是没有立秦王为储君的意思吗?朝臣们想了又想,那些原本靠向秦王的墙头草,一下子换个地方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