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这西洋番邦小国的事就不一样,甭管那些词儿是不是影响食欲,起码它新鲜呐!谁不爱听新鲜事!
&esp;&esp;就这么着,各家的说书先生就忙开了,都不等甄楣使力气就扩散开了。
&esp;&esp;“西洋的番邦是这样的么?”
&esp;&esp;“那些人出海跑那么远原来是为了钱!”
&esp;&esp;“纺织?织布很赚钱吗?”
&esp;&esp;“要是能知道真假就好了。”
&esp;&esp;不知不觉间,有一批人对海外产生了兴趣。
&esp;&esp;但是海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离生活还是挺遥远的,就是有海商,等闲也不到京城来,这问题倒没人能解答,只有人暗暗生出了心思想要一探究竟,这织布的效率提升,那不就能站其他货商头上了!
&esp;&esp;除此之外,难免有人关注起传教士。
&esp;&esp;“这些人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只传教?”
&esp;&esp;这样活跃的民间议论,不多时就被上报了,康熙听见这事有些拿不准。
&esp;&esp;其实他是知道外头各国消息的,只是这些事叫民间也知道妥当吗?
&esp;&esp;但管,又要怎么管呢?总不能以冒犯为由头办,这些番邦国家还不值得用这个理由,他也无意维护番邦的形象。
&esp;&esp;再者此事由文人发起的杂志起,若要管束,这些人必定牵涉其中,原本就处置了几个文人叫这些人心里有想法,到如今狱中的那些文人的亲友仍在奔走,再来一桩这样的事,恐怕这些人不会再闭嘴,一并闹出来倒是麻烦。
&esp;&esp;“也罢……”不聋不痴不做家翁,只要不公开找他要个说法,暂且先看着。
&esp;&esp;何况,这文章倒也解答了他一点疑惑,那些传教士早就进入了中国,但平日里交谈,绝不会提及这样的问题,看了这文章,他倒是有了一点明悟,并不是这些国家多热衷于航海,实在是资源少得可怜,连种地都种不好,不出来找点活路怎么办?
&esp;&esp;传教士口中,他们是为了传播信仰而来,但仔细想想,他们能来到这里,难道不是因为背后的国家实力增长才能远渡重洋吗?
&esp;&esp;金钱……
&esp;&esp;虽然对于权力而言,金钱并不重要,但绝不是毫不重要,这些传教士借传教之名,同样会把商人带到这片土地上。
&esp;&esp;这群贪婪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得寸进尺。
&esp;&esp;康熙和传教士打过交道,并且不止是留在宫里的那几个,还因为传教权和这些人有过矛盾,因此比寻常人
&esp;&esp;更多了几分了解。
&esp;&esp;也正因为这份了解,他对西洋有一分警惕,只不过因为距离遥远不足为虑并未表露,如今民间的议论,好奇有之,并无警惕,却偏偏无从下手……
&esp;&esp;这种失控的感觉让康熙忍不住蹙眉,一切似乎都是从那日从天而降的雪纸开始的,这种脱离掌控的力量很难叫他不忧虑,他想过这背后是人在操纵,可这样叫人捉摸不到的力量存在与世间,何尝不是一种威胁。
&esp;&esp;自从去年发生这样的事,对于文字上便难以管束,明里暗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