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裴安和也不觉得母亲在自作主张,轻轻颔首,便继续问妹妹这个现金券的事情。
&esp;&esp;裴景书小小叹了口气,无奈道,“找文印店的话成本太高,只能自己手写了。”
&esp;&esp;也是没想到,活到这个年纪居然被小闺女抓壮丁,让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esp;&esp;裴景书有信心,只要他们愿意来店里消费,就不怕没有回头客。
&esp;&esp;裴景书疯狂点头,“对呀对呀,回馈老顾客,老顾客带动新顾客。”
&esp;&esp;裴安和闻言挑了挑眉,显然是新店营销计划更重要,遂果断把想说的话咽回去,好奇问,“这个优惠券是怎么弄的?”
&esp;&esp;人类的本质是跟风,碰上没见过的新店开业,还陆陆续续有人光顾,原本不感兴趣的说不定也会跟着买一点尝尝了。
&esp;&esp;裴安和想了想,“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事情感兴趣,想要产生影响,少说也要准备上几百份,您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功夫帮忙,大哥的字也很优秀呢。”
&esp;&esp;裴安和在苗红旗提议请人算算良辰吉日的时候,决定跟妹妹正式聊聊这个安排。
&esp;&esp;苗红旗也没见过这玩意儿,好奇凑过来听裴小囡科普。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自己也要给足诚意,因此连着几天带上酒菜去串门,几个大老爷们好吃好喝,一不小心聊上头了,又给自家即将开业的小店丰富了菜单。
&esp;&esp;二哥忙着往外跑,搞新店、拉关系,还在张屠夫的介绍下,和负责他们这片菜市场的工商局干事喝了回酒。
&esp;&esp;不过新店一旦开业,他们的摆摊事业必然受到冲击,毕竟就只有两个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只能取其一。
&esp;&esp;但事关他们的生意,苗红旗也不忍拒绝,颇为为难的问,“这个券要写多少张?你们这两天就要用,太多的话,我怕是赶不及。”
&esp;&esp;裴景书则是一有时间,就拿起她的小本本写写画画,填充开店计划,像是卤味店的老产品该不该调整价格、新产品又要如何定价,然后开业要不要搞活动,怎么搞活动,折扣持续几天合适,这些都是属于她的工作。
&esp;&esp;如今老二老三做生意有需要,也只是出些力的事情,做大哥的自是当仁不让。
&esp;&esp;苗红旗:……
&esp;&esp;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扶持本就是应该,她嫁进裴家三十几年,娘家弟弟也当爷爷了,她这个大姐有事,她弟也得放下地里的活进城给她帮忙呢。
&esp;&esp;“那这个现金抵用券,我们自己写吗?”
&esp;&esp;裴安和:“不错不错,这种优惠,应该比直接给所有顾客降价来得更直接有效。”
&esp;&esp;兄妹俩协同作业、各司其职,在每天早晚照常摆摊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忙了几天,新店就也准备得七七八八,挑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正式开张了。
&esp;&esp;刚好裴景书也灵光一闪,她想起了个好点子,兴致勃勃说,“等确定了新店开张的日子,就可以跟毛纺厂的老顾客宣传,每人送一张新店的优惠券,看在能便宜的份上,他们应该会去店里支持的吧?”
&esp;&esp;苗红旗决定不掺和儿女们太多事情,但这个她还是有话语权的,当下点头,“行,晚上我跟你大哥说一声。”
&esp;&esp;裴景书连比带划的给他们描述,“就是那种现金抵用券,只要拿着它来店里消费,就可以相应的减免两毛钱。”
&esp;&esp;说着她看到老妈,眼睛一亮,“我们家写字最有风格的就是妈妈了,应该没几个人能模仿这个字迹,妈帮我们写现金券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