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112节(2/3)111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有那审时度势的,借着酒劲儿装醉,被仆人抬回家去,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仍旧死犟着跪在那里,等着皇帝收回成命。

&esp;&esp;荷回被吓了一跳,玉小厮叫唤一声,从她身上跳下去。

&esp;&esp;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便有五位朝臣在大殿上撞柱,一个接着一个,跟锅里下饺子似的。

&esp;&esp;皇贵妃当初进宫,太后是秘密督办的,除了宫里人,外头并不知晓。

&esp;&esp;来传话的内侍见这些人这样固执,也不再浪费口舌,转身回去复命。

&esp;&esp;,一本接着一本,雪花般飞向皇帝的桌案,更有甚者,直接在上朝时脱帽直谏,言明皇帝此举不妥。

&esp;&esp;然而皇帝赏赐东西,不用便是欺君,于是这些人只得吃了不落夹,尝了酒。

&esp;&esp;王植在一旁道:“主子,宫里的事儿,外头人知道的也太快太仔细了些。”

&esp;&esp;“做什么呢?”皇帝问。

&esp;&esp;快要开春,天气变暖,皇帝怕她总待在屋里憋闷,便特意叫人在院子里打了一架秋千供她玩耍,闲暇时晒晒太阳。

&esp;&esp;这半年多来,皇贵妃久居深宫,并不曾在前朝出现过,可如今外头,连她姓甚名谁、芳龄几何都一清二楚,更不要提她与小爷曾经的那层关系。

&esp;&esp;“沈氏身为宁王之妇,惑乱君王,按罪当诛,请皇帝陛下明鉴!”



&esp;这些素来尊崇皇帝的官员们,在听闻他做出如此行径后,先是震惊不已,而后便是一个劲儿的上书劝谏。

&esp;&esp;见效果不显著,这些人又开始改变策略,齐齐到午门下跪,逼着皇帝改变主意。

&esp;&esp;皇帝彼时正在乾清宫暖阁里练字,闻言,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像是早有预料似的,只说了句‘知道了’,便让人下去。

&esp;&esp;劝告他不要封妃的奏章

&esp;&esp;即便他们知道,沈氏并不曾嫁与宁王,甚至未曾与他定下婚约,但在他们心里,在她进宫之后,在太后授意下同宁王扯上关系的那一刻,她身上便永远印上了属于宁王的烙印。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皇帝吩咐完,转眼便出了自个儿宫殿,往储秀宫去,刚踏进门槛儿,眼睛便瞧见荷回正抱着玉小厮坐在秋千上发呆。

&esp;&esp;虽然之后并无大碍,但却由此撕开了朝堂上撞柱直谏的口子。

&esp;&esp;“皇爷此举,与昏君何异!”

&esp;&esp;“你说的不错,是太快了些。”

&esp;&esp;皇帝写下最后一个‘等’字,随即撂了笔,“叫人裱好挂起来,叫朕日日能看着它。”

&esp;&esp;“明日就是皇贵妃的册封礼,皇爷说了,这是他和娘娘的喜事,所以不想同大人们闹得不痛快,特意叫奴婢们送来不落夹,以免大人们饿着肚子。”

&esp;&esp;皇帝素来关爱臣子,到了如今这地步,一般都会让步,但这次,他却一改往日脾性,知道那么多人在午门外跪着,只是叫人送去汤水吃食,别的一概不管,任由他们闹去。

&esp;&esp;传令太监的一番话说得众官员面面相觑,脸色铁青,却仍旧是动也不动。

&esp;&esp;王植看了一眼那副字,点头称是。

&esp;&esp;见皇帝不当回事,那言官直接撞柱,血溅金銮殿。

&esp;&esp;“还有这芙蓉液,是娘娘往日亲手所酿,原是给皇爷喝的,皇帝特意给大人们尝尝鲜,也算是吃了他与娘娘的喜酒了。”

&esp;&esp;这是皇帝在给他们台阶下,告诉他们别闹了,否则这次送来的是酒,下次就不一定是什么东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