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都是外来的人,才更好相处,若是外来的人和本地的人混在
&esp;&esp;被打趣的徐京墨也不恼,他只是突然想到了酒,造酒要许多的粮食。
&esp;&esp;南宫云辞很习惯他突如其来的一些想法,不过民以食为天,粮食生意不赚钱只可能是天下人都不却粮食了,这可能吗?“还请小徐大人多多努力,只要粮食多到吃不完,自然会有这一天。”
&esp;&esp;再不想出门,也还是要走出去的。徐京墨换上一身方便行走的衣服,带着观言、万掌柜和金吾卫的人一起出门。
&esp;&esp;毕竟是陌生人,徐京墨也不好追问,不过他听李村长的意思应该是分配上有些矛盾,恰好也是他们的来意,看来在句容县定能有所收获。
&esp;&esp;“放心吧,金吾卫的人与我一起,不过要借你的掌柜给我用用。”他打算乔装成粮商,既好与农户打交道,也好解释他们的来意。
&esp;&esp;李村长看他们几人的行头都不错,也就收下了这银子,谁会嫌钱多呢。
&esp
&esp;&esp;徐京墨看他脸上并无喜色,反而有些发愁的样子,感觉有些纳闷儿,“村长,可是有什么不妥?”
&esp;&esp;最后没办法,一行人到附近的村子里借住,运气不错,他们不仅找到了地方借住,甚至还住到了村长的家里。
&esp;&esp;一起,那肯定是外来的人要按照本地的人的规矩来。
&esp;&esp;既然是以粮食为由,他们肯定要四处去问问粮价,徐京墨对齐元礼等人捞银子的手段还是很佩服的,垄断供给,再通过价格控制需求,硬是让他们手上的粮食利润多了一倍。
&esp;&esp;“是,我们家生意主要在南边,临安、金陵、江都都有我们家的生意。最近是得了风声,才想着来九州看看机会。”
&esp;&esp;“好,阿辞你说会不会有一天粮食生意不赚钱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你们说你们是粮商?”
&esp;&esp;最先去的是句容县,这个县与其他县不同,是渔阳后来才有的县,因为当时洪涝灾害,许多南边的难民迁到了此处才形成的县。所以这里人的姓氏就很多样化,不像其他地方,多是一个姓氏一个村,几个村成了个县。
&esp;&esp;“让万掌柜与你同行,日后这边的粮食生意也是交给他的。”
&esp;&esp;他们在县里找了许久都找不到能住的客店,有也是他们想岔了,北边被这群官商给把持以后,哪还有生意人来此?没有南来北往的人,又岂会有临时的食宿需求。
&esp;&esp;李村长回过神来,说“没什么。你们想必也是听了些消息才赶来的,我们知道的也不比你们多,只是盼着朝廷能拿出个好章程来,让大家伙儿都满意。”
&esp;&esp;李村长第一反应就是朝廷要给他们分地的消息,有地了可不就有多出来的粮食对外卖了,这些商人的消息还真灵通。
&esp;&esp;“村长,二两银子还请您务必收下,不然我们也住不踏实。”
&esp;&esp;虽然是村长,但是这住宿的条件也很是一般。二兴村主要的姓氏是牛、李和王,现任的村长是李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