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柏然拿出的账本是他自己杜撰的假账,这账本虚构的金额正是修建圣恩殿所需的金额。”李柏然能位居高位固然离不开福王的扶持,但是也不离开他自己钻营的本事。
&esp;&esp;当年的事情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建造者”。户部的账本被毁掉只不过为了捏造徐家莫须有的罪名,真正能为徐家平凡的证据是工部的造册和账本。
&esp;&esp;圣恩殿并未拆除,被他留下警示后人,金碧辉煌的恩圣恩殿下都是累累白骨。
&esp;&esp;罗浩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从工部的造册中查出了齐武四十年的用工支出,有数百项皇宫的修复工程,耗费银两共计八十万两。”
&esp;&esp;齐武帝怎么可能让其他人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刚好徐家是百年世家、刚好徐尚书知道了他的丑事、刚好工部吴尚书报上来了预算。
&esp;&esp;朝堂的气氛似乎凝固住了。
&esp;&esp;“我不过是奉皇命行事,何错之有?”他看着最上方的齐承帝,陛下,您敢冒大不韪说你父皇是错的吗。
&esp;&esp;吴尚书没有回答皇帝的问话,却是看着徐天赐道,“小徐大人,你可知道你父亲当年差一步就能进到内阁?”
&esp;&esp;齐承帝看着他呈上来的造册,安乐殿修复耗银十万两?安乐殿乃是冷宫,别说斥巨资修复了,就连几本的修缮都是不曾有的。一块青石砖十两白银,一根梁一百八十两白银……
&esp;&esp;吴大人低声笑了一下,成者王侯败者贼,他败了而已。
&esp;&esp;于是就有了徐家的冤案。
&esp;&esp;徐天赐像是做好准备要舍弃一切一样,半步不让,他开口道,“武帝昏聩,为修圣恩殿,谋财害命致我徐家满门枉死;为求长生不死,残杀童男童女一百三十人,取其心头血饮用……”
&esp;&esp;铿锵有
&esp;&esp;“你机关算尽又如何?”
&esp;&esp;造册已经被查出来了,那么账本呢?
&esp;&esp;他不是不曾想过销毁那些造册,但是有宋侍郎在,他若有异动一定会引起他的注意,宋家与温家乃是姻亲,温阁老是徐京墨的恩师,宋侍郎发现了就意味徐家人发现了。千般算计,不料最后栽到一个毛头小子身上。
&esp;&esp;“吴尚书,你可有话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齐武帝被妖僧蛊惑,一心想要修圣恩殿,但是国库空虚无法满足他。恰好徐尚书偶然得知齐武帝为求长生饮用童男童女的鲜血,一生终于朝廷的他私下劝谏帝王。本以为帝王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哪想到他已经疯魔。
&esp;&esp;工部自打他接手,就没出过大茬子,无论是救灾还是新建的工程都做的有模有样的,吴尚书自己也是个老好人,除了因为预算与户部有过争执,从未与人争吵过。工部也是个能容人的地方,好些年轻的官员都乐意去工部,虽然苦一点,但是能做事,拿宋侍郎为例,不到四十就升成正三品的侍郎,谁人不向往。
&esp;&esp;只要他松口让齐武帝借着修缮宫殿的名义从国库支取银子,就可以得到那天下文臣最为渴望的位置。
&esp;&esp;吴尚书是两朝的工部尚书,只差一步就能进到内阁,有不少人都觉得等温阁老退下去,他会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