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拐进一条岔道,前方不远处的路边,一个脏兮兮的杏色帐篷已经支棱起来,远远看去像个大号的鞋盒般,倒扣在两栋三层小楼前的空地上。
&esp;&esp;“还是你办事牢靠。”邓丽娟夸奖了朱艳艳一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面小圆镜,一边照着一边往脸上补了补粉,描好了眉毛,这才一同下了车。
&esp;&esp;“我可没开玩笑……”朱艳艳吐了吐舌头,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双眼滴溜溜转着,“你要是不干了,我不就是老板了?娟姐,对吧?”
&esp;&esp;但好在收入还可以,演出一次,一个人能分到两三百元,运气好的时候接个哭丧的业务,号一下午一个人起码能有五百元红包。这些收入不但能喂饱自己,还能有余钱干些想干的事情。邓丽娟对这份工作是打心底里觉得满足。
&esp;02
&esp;&esp;“我那性感战袍一穿,往台上一站就是一道风景线,还唱啥歌啊。”
&esp;&esp;邓丽娟无奈道:“艳艳,少开玩笑行吗?”
&esp;&esp;说是“艺术团”,其实和“艺术”两个字完全沾不上边,最多算是民间演出团队。团内人员不太稳定,接活儿也是有一茬没一茬的,顶多在各种红白喜事上跑个场子,唱上几首滑稽恶俗的流行歌曲,或者讲上几个荤素不吝的段子。
&esp;&esp;朱艳艳行车间隙侧头一瞥,不满地嘟囔道:“娟姐,又看呢?”
&esp;&esp;两人斗着嘴,后排的小六跟着咯咯笑出声来。一阵嬉笑声中,厢货车很快驶入了黄花镇。
&esp;&esp;朱艳艳在烟雾中把车停在了后门,邓丽娟收起笑容:“负责伴奏的靓靓她们都到了吗?”
&esp;&esp;邓丽娟盯着屏幕,没搭理朱艳艳。
&esp;&esp;“对对对。”邓丽娟被吵得心烦意乱,只好按灭了手机,白了朱艳艳一眼,仰躺在座椅上,“一分钱不要就转让给你,随时可以办手续。”
&esp;&esp;这句话似乎戳到了邓丽娟的软肋,她心头颤了颤,但依旧没有吭声。身后的小六也嘿嘿开着玩笑道:“艳艳姐,我跟你说,娟姐她可不只是看,有空还自己偷偷练呢!”
&esp;&esp;“到了。行头设备我也都检查过了,都在车后头。”
&esp;&esp;这是“丽娟艺术团”成立的第三年。
&esp;&esp;这部芭蕾舞剧她看过无数次了,所有舞段都已熟记于心—这是由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牡丹亭》改编而成的芭蕾剧目,用西方的芭蕾舞剧来表演中国的古典戏曲,属于创新性的中西合璧。
&esp;&esp;朱艳艳乐了没两秒,旋即摇头道:“不行,我当老板接不到活啊。还是得你来,不然我带着小六会饿死……”
&esp;&esp;今晚要去的是个葬礼,老太太耄耋之年,没熬过寒冬,算是个喜丧。地点也不远,就在星港郊区的黄花镇。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那你就少说两句,留点力气等下去台上唱歌。”
&esp;&esp;瓦数巨大的白炽灯也早已点亮,把二十来米长的篷内照得如同白昼,当中整齐摆放的四十多桌席面已经在依次上菜了。宾客渐多,鞭炮声密集,把角落的油漆桶炸得摇摇晃晃,升腾起的烟霾在冬夜的雾气中荡开,刺入鼻腔,呛得人难受。
&esp;&esp;“我可听说,这两人是现在国内最出名的芭蕾舞演员,特别是那男的,好像叫曾星吧,拿过好几个国际大奖呢!”朱艳艳也不在乎邓丽娟搭不搭理自己,自说自话道,“娟姐,你该不会是要离开我们,跳槽去他们的‘星剧场’吧?”
&esp;&esp;“这是真想转行了?”朱艳艳故作夸张道,“可别呀娟姐,你要是跳槽了,我们就失业了。”
&esp;&esp;一路无事可做,邓丽娟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一个存储好的视频文件。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过后,屏幕中一男一女两名身穿芭蕾舞服的舞者跳跃着上台,开始了表演。
&esp;&esp;两位主演跳得很卖力,邓丽娟看得更认真,眼睛里透出的光像是吸附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一般,连眨都不舍得眨一下。
&esp;&esp;“对对,你最性感,全世界就你最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