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下衣摆,似乎越想越是开心,再次出声:“如此甚好。”
&esp;&esp;“也不必高兴得太早。”李承瑞冷淡地开口,也不等独孤贺上到马车上,便带着自己的队伍首先离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传说中,李承瑞曾带领着百余名将士苦守城池,对战三万精兵。
&esp;&esp;尽管没有事先发出消息,在他们行到城门口时,仍旧聚集了不少百姓来此围观。
&esp;&esp;长安城许多人都知道,李承瑞的性格最是开朗,常年都是笑脸盈盈的模样。
&esp;&esp;李承瑞今年十七岁,却生得人高马大。
&esp;&esp;待跟着凯旋的队伍进城时,众人才发现李小将军竟是渊渟岳峙,俊朗无双的男子。
&esp;&esp;等待期间,有人议论出声:“李小将军可是最质疑国师的人之一,甚至对道家都嗤之以鼻,却派他去迎接仙师出山?这……是不是因为上
&esp;&esp;众人想着这次事发突然,聚集的人少,说不定能看清些。
&esp;&esp;小徒弟自然不懂,却也不敢过多询问,只能跟在马车外,随着马车回国师府。
&esp;&esp;尽管如此,他们整理好东西正式出门时,李承瑞的队伍已经等在国师府门外了。
&esp;&esp;国师府要比队伍里的其他人多半个时辰的整理时间。
&esp;&esp;独孤贺也不气,赶紧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跟上队伍。
&esp;&esp;斗转参横,马车摇晃,逐渐行驶进澄澈的晨光中。
&esp;&esp;他的气质清爽,人也没有什么架子,撼林军中最好相处的恐怕就是他了。
&esp;&esp;这种直白的不屑旁人都能感觉出来,甚至无需过多说明,可见他对这个任务有多排斥。
&esp;&esp;然而他们一同坐于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国师府的人,还是让国师府一众很是惶恐。
&esp;&esp;这一次迎接仙师出山走得很急,前一日晚间得到消息,翌日清晨便要带队出城了。
&esp;&esp;他是国公府的小儿子,还是当今圣人的堂侄。外加出身武将世家,从小被培养得能征善战,年纪不大,战功已然灿若晨星,粲然可观。
&esp;&esp;如此劣势依旧守了整整十三日,直到援军到达。
&esp;&esp;将士们的队伍算上李承瑞小将军,也才二十个人,算是精锐部队。
&esp;&esp;在庞大的队伍里,依旧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esp;&esp;他未回长安时许多人都想着,这战场的罗刹应该是昂藏七尺,豹头环眼的凶悍相貌。
&esp;&esp;他当即被李承瑞的目光盯得瑟缩了一瞬,接着继续栖栖惶惶地整理东西。
&esp;&esp;他的三千青丝被整齐地束住,只有几丝不服管的碎发搭在饱满的额头前随风而摆,高挺笔直的鼻梁,一双剑眉透着凌厉,眼眸如鹰隼一般,眼神里却含着些许狡黠。
&esp;&esp;不多时,独孤贺被小徒弟扶着出来,脸上是和气的微笑:“得知是李小将军亲自陪同护送,老朽可是高兴了一整夜。”
&esp;&esp;此刻他的嘴唇却轻抿着,表情有着毫不掩饰的不屑。
&esp;&esp;
&esp;&esp;国师小徒弟战战兢兢地将东西放置到马车上,偷眼瞧了李承瑞一眼,刚巧与李承瑞四目相对。
&esp;&esp;他们想亲眼瞧瞧李小将军的英姿,那可是传闻中神仙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