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746节(2/3)111  穿越清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米切尔则提出了对等的条件:他要用马丁公司的大型飞机做轰炸军舰的演练,演练项目中包括向战舰投掷外表包有软木的模拟炸弹。

&esp;&esp;至于巡洋舰和驱逐舰,全都是珍珠港的劫后余生者。

&esp;&esp;防空搞上去了,舰队的主业也不能放松。施罗德把手上的兵力分为三组,轮流巡查巴拿马湾口,不值班的舰船随时待命,港口的主航道则尽可能保持畅通。

&esp;&esp;亲身体验了珍珠港的恐怖大空袭后,上任伊始的施罗德中将把强化舰队防空能力作为第一把火来烧,由于高射炮要优先配置给运河守军,且加装高射炮的作业无法在缺乏修船设施的巴拿马港进行,施罗德只得派人四下搜罗机枪,并集中随舰匠工,利用巴拿市内一家锻造作坊的设备,自制了一批高射枪架。在巴拿马防卫总司令安德森上将的支持下队很快得到了陆军移交的一部分重型机枪,施罗德中将决定给每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加装2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弗莱彻担心他的飞行员出事,只肯在天气晴朗无风时派出飞机,而且不许用实弹射击——即便射击地目标是拖曳在飞机后方一两百公尺的飞靶。

&esp;&esp;与此同时,施罗德联络到弗莱彻的海军航空队和米切尔的陆军航空队,请他们派出飞机拖带飞靶,协助舰队进行对空射击训练。

&esp;&esp;施罗德一口答应了米切尔的要求。令他无法理解的是,陆军航空队竟比海军航空队更急于参加海战!

&esp;&esp;米切尔的马丁轰炸机配合得很卖力,有时飞机几乎是擦着桅杆掠过军舰,把桅盘上的了望哨吓得半死,有这样热情洋溢的友军配合演练,水兵们自然也干劲十足,在实弹测试中屡次让陆军的弟兄们大加赞叹。

&esp;&esp;“左舷后方现飞机,单机,高度5000尺,航向010……”扬声器里传来望哨的报告,施罗德爬上舰桥顶部的露天桅台,举起望远镜亲眼证实。

&esp;&esp;“不像是米切尔的飞机,飞得也太高了,时间也不对……”米切尔的马丁飞机都是大家伙,弗莱彻的寇蒂斯是双飞艇型水机,肖特飞机是独特的梭形浮舟和长方形机身,这些天来施罗德天天跟它们打交道,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可是眼前的这架飞机下方没

&esp;&esp;“乔治,尼克,你们今天那里没有我们的船,如果你们看到一支舰队,我要祝贺你们,在被打烂之前给我滚回来报告,如果到时你们还有一口气,我会请你们喝一杯。”

&esp;&esp;“罗宾,斯蒂文,你们看看,那里有什么……两艘潜艇,你们在科隆港见过它们对不对?别搞混了,我们的潜艇背上有白色圈圈,敌人的潜艇会不会有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们发现潜艇以外的东西,好吧,同样祝贺你们……”

别看错了。”

&esp;&esp;当天“新罕布什尔”号不用值班,但已约定与米切尔的陆航部队协同演习,施罗德是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

&esp;&esp;两周之内所有人员接受了防空射击训练,足足打掉了10万子弹。队员分成两百多个射击组,负责作各舰上的一百多挺高射机枪,其中一半的组作为预备,随时补充到一线。另外还加派了防空了望哨,各了望哨通过电话线连接到舰桥,再转接到各对空射击阵位。

&esp;&esp;巴拿马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3舰队指挥官施罗德中将将登上旗舰“新罕布什尔”号舰桥,准备率队出航。组建不到三周的第3舰队基本兵力包括:旧式战列舰2,装巡2,防护巡洋舰5,驱逐舰14艘,另外还有九艘近岸小潜艇,是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与两艘旧战列舰一起从东海岸诺福克基地紧急调来的,因为这些潜艇实在不适合进行远洋航行,据说是用缆绳串在一起,由战列舰拖曳才勉强完成了航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