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商,”关绪清在暖阁里说道:“这个门槛太高,已经有几个大臣绊着了。明天吩咐内务府重做一个,往下落三寸,听到了吗?”
&esp;&esp;静芬也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办理,把偌大的人情让给了自己,不禁一笑,竟亲自起身把皇上吃剩了的火锅端过来放在林旭身旁的木几上。
&esp;&esp;静芬见皇上吃得正香,说道:“怎么这么没眼色?叫他等一会儿!——这么晚了,皇上叫他有什么要紧事?”
&esp;&esp;“这不是我管的事。”静芬笑道:“臣妾在这里多有不便,先回后宫了。”然后又对王商吩咐道:“叫林旭进来吧。”
&esp;&esp;林旭连夜被召入宫,却又被挡在养心殿外等了很久,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心里一直不安稳。他站在垂花门外望着星空,一件一件回想着自己近来经手的案子和交办的差使,来回的反省,哪一件有什么漏洞,哪一件还有要请旨的地方,猜测着皇帝问哪件事,该怎么回话。五花八门、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忽然听见里面宣进,赶忙疾步进去,小跑着拾级上了养心殿,“臣,林旭奉旨见驾!”说着一挑帘抬脚进去,竟被门槛绊了个踉跄。
&esp;&esp;静芬起身要走,被关绪清叫住了:“没什么大碍,就几句话的事,你在这儿陪着朕。”静芬这才坐下。
&esp;&esp;“哼,”关绪清一摆手:“有什么不满?朕还不明白官场那一套吗?不论做的好坏一切全凭资历,朕要的不是一帮顽固不化的老古董,要的是能真正为国做事的贤才,朕常常对你们说,要能者上、庸者下,这才是帝国选才的标准,不能只是一句空话,现在就从胡适他们开始,今后不管是何处的官员,只要有才能、只要有报国之志,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年龄,一律提拔重用,相反的人就不能总是站着好人的位置庸庸碌碌的,那样的人不如早点回乡种地算了。帝国现在不怕贪官,最怕的是庸官,懂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是,臣明白了。”
旨。”
&esp;&esp;“谢主子,谢主子娘娘……”林旭强忍着泪
&esp;&esp;“喳。”林旭抬起头,“皇上,各部都缺人,只是这些官员去年中了进士(帝国已经实行了高考,但短时间内人们还很难改口,所以有的人还是管考生叫进士),在翰林院只待了不到一年,就放到地方上任职,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虽说他们的年终考核都是优等,官声也很好,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就让他们做京官,未免提拔得有些快了,许多地方上的官员苦熬了一辈子也沾不到京城的边儿,胡适他们年纪轻轻就受到如此重用,恐怕地方上的官员们也会有不满。”
&esp;&esp;关绪清见林旭满头冒汗,笑道:“皇后刚才送来野鸡鱼头豆腐火锅,朕进得很受用,也没舍得进完。娘娘说林旭是忠臣,就赏了你吃吧。明天你还有很多正事要办,现在就赏你带回去你也吃不好。就在这里吃,吃完它!”
&esp;&esp;关绪清笑着瞥了一眼静芬,说道:“你不要慌张,要紧事是没有的。朕看了四川和两广的折子,胡适、陈寅恪、王国维、章太炎这些官员在地方上干得很有成效,朕看人事部马上拟个条陈,看京城各部里有缺没有,如果缺够的话,就命他们不日到京赴任吧。”
&esp;&esp;王商赶忙躬身答应。林旭这才看见皇后也在,赶忙上前一步叩头道:“臣林旭恭请圣安,恭请娘娘金安!皇上召臣,不知有何差使?”
&esp;&esp;关绪清又捡几块豆腐吃了,擦着额头上的细汗,说道:“这豆腐汤真好——是这样:朕看好了几位官员,要和林旭商议提拔重用的事。”
&esp;&esp;巨龙的怒吼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任人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