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该来的人都来了,越是临近月底沈临川越发焦虑了起来,夜里睡觉的时候旁边的周宁动一下他都惊醒的,白天又要读书,
&esp;&esp;见沈临川又紧张了起来,周宁直摇头,“好着呢没事,就是肚子里跟踹了条鱼似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整日里就喜欢乱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外面落雪了,别往院子里去了,小心地滑,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腿脚可还酸吗?”
&esp;&esp;就算是坐在了考场上,他都得坐立难安,沈临川无声叹气,好几年怀不上,这一来就扎堆过来了,这让他怎么不担心。
&esp;&esp;“小孩子出生本来就很小,青团儿那会儿就很小。”
&esp;&esp;周宁没见过什么刚出生的小孩子,也就罗青团出生那会儿去瞧了瞧,小孩子就是很小。
&esp;&esp;“郎君你说什么呢,我们这都离家近,空了就能回家瞅瞅。”花大娘说道,“等过了年接生婆和养婆婆就要来了,到时候都在了,老东家和东家也好安心些。”
&esp;&esp;一过了年,田庄上也越发忙碌了起来,周大担心他家哥儿,索性猪肉铺子就全交给了二牛管着,他在田庄上能时时刻刻看着他家哥儿。
&esp;&esp;还担心这个呢,沈临川觉得他现在会试的事都得往后挪挪,这次他夫郎生产的日子刚好撞上他会试的日子,要是宁哥儿生产的时候他不在,那这一两月他不都得牵肠挂肚的。
&esp;&esp;因为周宁的产期在一月底,会试在三月十五,从开平县往京师快一个月的路程,罗青山和叶景兰一早就过来商议何日出发去京师了。
&esp;&esp;说起这花大娘就感叹不已,活了这么些年了,没见过谁家男人像沈举子那样顾着夫郎的,事事亲力亲为,把周夫郎照应地极好。
&esp;&esp;“辛苦我家夫郎了。”
&esp;&esp;头年的冰雪还没消融呢,周大就领着雇工开始翻地下春菜,沈大嫂也领着找好的两个养嬷嬷过来了,一位妇人一位夫郎,都是三十岁左右,沈大嫂选了好久挑出来最好的。
&esp;&esp;虽是妇人夫郎,但都是选的身强体壮的,方便照顾孩子,还有稳婆也一早就接了过来,张小意也时不时过来住住,他怕自己医术不够,和他爹张郎中也打了招呼,到时候宁哥儿生产的时候就赶紧把人给接过来。
&esp;&esp;因为顾着沈临川,最后商议二月一日出发,歇上半个月赶会试。
&esp;&esp;“不用担心,我好着呢,还有一个月就要赶考,你安心读书,明年不能陪着你去京城了,你好好考就是了。”
&esp;&esp;雪一直落个不停,除夕的时候都没停,这几日一直下着,伴随着噼里啪啦地鞭炮声,新的一年来了。
&esp;&esp;沈临川合上了书本去了厢房,这会儿快到晌午头了,屋子里就剩了周宁一人,花大娘几人去灶房做饭去了。
&esp;&esp;庄子里格外的热闹,沈家一家四口年年都会过来,特别是周宁今年有了身孕,沈大嫂更是格外的上心。
&esp;&esp;周宁正收拾着桌子上的小衣裳还有针线筐子,沈临川瞧着有趣拿起小衣裳看了起来,“好小。”
周宁看着这些小衣裳也心里欢喜,“今年过年不能回去,辛苦你们了。”
&esp;&esp;外面零星又飘起了雪花,窗外的红梅沾了雪映衬地格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