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事实上,它确实成了财富的代名词。
&esp;&esp;为什么?
&esp;&esp;稀有?
&esp;&esp;不,不对。
&esp;&esp;贝壳也很稀有,当初大家一样不愿意接受。
&esp;&esp;不能接受贝壳?为何能接受黄金?
&esp;&esp;难道仅仅是因为认知上的提升。
&esp;&esp;不,问题不应该如此简单,这其中必然有自己还没参透的玄机。
&esp;&esp;如果我能参透这个玄机,是不是也能让大家接受宝钞?
&esp;&esp;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变得激动起来。
&esp;&esp;不禁催促道:“快说,后面呢?”
&esp;&esp;朱标心下诧异,老爹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着急起来了?难道他领悟到什么新东西了?
&esp;&esp;毕竟当了多年的副皇帝,有了这个想法,他也很快就想到了关键节点。
&esp;&esp;黄金很鸡肋,为何能成为钱?莫非陈景恪找到其中的原因了?
&esp;&esp;若真如此,那宝钞就有救了。
&esp;&esp;难怪老爹这么着急。
&esp;&esp;陈景恪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讲黄金为何会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esp;&esp;他就是要吊两人的胃口,让他们主动去思考。
&esp;&esp;这样等到揭晓答案的时候,他们才会更加的认同。
&esp;&esp;“但黄金稀少且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就用不到,所以铜依然是最主要的钱。”
&esp;&esp;“……先秦诸国都有自己的钱,秦始皇一统六国,废除其它钱币,统一采用圆形方孔钱。”
&esp;&esp;“……到汉朝推行五铢钱,成为了最优秀的钱币。据说一直到隋唐时期,都还能直接使用。”
&esp;&esp;朱元璋父子俩见他磨磨唧唧,就是不进入正题,心中那叫一个着急。
&esp;&esp;又怕胡乱出声打乱了陈景恪的思路,只能耐着性子听。
&esp;&esp;同时,心中也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思考,为何大家会认同黄金。
&esp;&esp;以两人的见识,自然想出了许多理由,可最后都被自己一一否认。
&esp;&esp;只是他们没有发现的是,随着思考他们对‘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esp;&esp;陈景恪一直在观察父子俩,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就话锋一转道:
&esp;&esp;“要论对钱的认识,我个人首推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巴。”
&esp;&esp;父子俩精神一振。
&esp;&esp;刘巴?
&esp;&esp;很陌生的名字,他做过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吗?陈景恪竟然如此推崇他。
&esp;&esp;陈景恪很满意这种效果,提问道:
&esp;&esp;“陛下,殿下,你们可曾听说过直百钱?”
&esp;&esp;得到提醒,朱元璋率先想到了这个人,道:
&esp;&es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