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春水满塘 第212节(2/3)111  春水满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至于嫂嫂……从她沦为贱籍的那天起,她就只剩他这一个亲人了。

&esp;&esp;回道观已是未时。

&esp;&esp;“这几年青衣道派出去的粮盐也多是糠皮,鲜有白米……殿下,越是灾年,越容易生民变,这一乱,可就得不偿失了。”

&esp;&esp;元晖眼尾挑起,看似漫不经心:“天灾哪一年没有,过去怎么不见顾廉说收成不好?”

&esp;&esp;玄元子抹了抹脸,转身笑起来。

&esp;&esp;他顿了顿,端出一副殷切谄媚的模样。

&esp;&esp;玄元子从腰上取下水囊,“但就这点儿,给我留一口。”

&esp;&esp;陆三拿出他食盒里的斋菜,咂舌道:“没酒就算了,怎么连点荤都没有?”

&esp;&esp;“张康若不想一个人扛,他可以让各郡各县的士族都出一点嘛。反正族谱往前一翻,都是沾亲带故的,一起享了这么多年的福,也该分分忧了。”

&esp;&esp;玄元子叹了声。

&esp;&esp;才半个月没回来,墓碑旁的杂草又长出了半尺高。

&esp;&esp;日落月升,蝉鸣依旧。

&esp;&esp;夏日山里蚊虫多,时不时还有蛇,一看他要上山,平素寸步不离的那两个吴王的眼线都默契地没跟着来。

&esp;&esp;“三哥。”

&esp;&esp;元晖并不买账。

&esp;&esp;玄元子先写了封信让道童送去刺史府,又叫厨房做了几个斋菜一碟糕点,备好香烛黄纸,赶在日落前上了山。

&esp;&esp;玄元子将草拔干净,放上供品,点了三支香,默默望着石碑上的两个名字。

&esp;&esp;玄元子暗骂了句老狐狸,解释说:“过去殿下与顾大人各得三成,各地自留两成,还剩下两成储着应对灾年。再者顾大人家大业大,实在有差,自掏腰包补一些,怎么也不能少了殿下的。但如今殿下独占八成,余粮自然不足。”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陆三一口

&esp;&esp;自张娘子病逝,他就时常一个人在山里过夜,观中其他人也都习以为常。

&esp;&esp;元晖眯起眼盯着他:“心太齐了,多不好。”

&esp;&esp;元晖哼笑着抱紧了怀中佳人,调笑一番,才又拎起账册扔回玄元子脚边。

频发水患,今春至今,海上已生了两回飓风,灾情虽不重,但今年的义田恐怕还是会减产三成左右。流民多了乱子也多,光上个月,宁海和鄮县粮仓就被劫了不止一处。”

&esp;&esp;远处一道人影踏枝而来,一轻一重地落在他身后。

&esp;&esp;依山不傍水,但他们反正也没有后人。

&esp;&esp;玄元子捡起账册收进袖口,不卑不亢地揖礼离开。

&esp;&esp;“这话你最好去与张康说。毕竟就算真出了乱子,朝廷该拿走的粮银也不会少一钱,陛下仁济爱民,不让随意加税。但钱粮又岂能凭空变出来,总不能让我来填这窟窿吧?”

&esp;&esp;“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esp;&esp;“嫂嫂生前吃素,我若带大鱼大肉来上坟,元晖按插在我身边那几个狗东西肯定会起疑。酒倒是有……”

&esp;&esp;他没有按嫂嫂的遗愿把她葬在沈家祖坟对面的山上,而是从信众里找了两个盗墓的,把兄长请了出来,与嫂嫂合葬在此。

&esp;&esp;裴晏虽逼着元晖给兄长平反了,可人心里的芥蒂并没有消去,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没人发现兄长墓被动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