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醉卧关山 第47节(2/3)111  醉卧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朱红惜把竹筒藏入袖中,快步出门去。

&esp;&esp;养得好了,回去继续当值;养得不行了,西北边有道西华门,直接拉出五里便是掩埋宫人尸体的安葬地。

&esp;&esp;冯喜应声而答:“不敢隐瞒陛下,闹腾得可厉害。吃饭的桌子也掀了,我们宫里派去伺候的四个女官也打了。前几天打坏了一个,送回宫里来,还在养着。”

&esp;&esp;河间王夜夜同床共枕

&esp;&esp;“我们的身份,太医可不容易请。”

场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陛下夙兴夜寐,忧劳天下九州大事。奴婢残缺之人,碰不得大事,只想在小事上为陛下分忧。天下之大,总有些地方,譬如说……河间王的后院,即便皇城司的耳目也不能及。但宫里赐下的宫人内侍却是能来来去去的。”

&esp;&esp;这些阴暗潮湿、远离华美宫阙的朝北屋舍,是供生病的宫人养病的居所。

&esp;&esp;初夏晴好的阳光照不进暗室。

&esp;&esp;奉德帝笑指他:“你这老奴,说来说去,还是惦记着跟皇城司争风斗气。罢了,传旨下去,新组的千羽军两路禁卫,你领一路去做事。”

&esp;&esp;“只要圣上还盯着河间王府,这密报就有大用,我章凤宜对冯公公也有大用。等我翻身了,红惜,我不会忘了今日你雪中送炭的情谊。好了,快送去。”

&esp;&esp;“谢崇山果然养了个性情刁蛮的女儿啊。搁在河间王的后院倒合适。”

&esp;&esp;“这密报当真有用?”朱红惜翻来覆去地查验密报竹筒:

&esp;&esp;【谢六娘入河间王府半月,并未侍寝。谢六娘尚为处子。

&esp;&esp;奉德帝仰头大笑起来。

&esp;&esp;前几天清晨被抬回宫的章司仪,人已爬不起身了,却还借着油灯光吃力地写一封密报。

&esp;&esp;奉德帝翻阅完密报,满意地问御前伺候的冯喜。

&esp;&esp;屋里气味不好,朱红惜坐着榻边,掩着鼻子道:“姐姐快些。等下我还要上值。耽搁早晨这点功夫,密报就要等晚上才能送去冯公公那处了。”

&esp;&esp;章司仪趴在床上,失血苍白的面色露出一丝狠意。

&esp;&esp;笑到半途忽地停下,目光盯住冯喜:“河间王的后院事,你倒清楚得很。”

&esp;&esp;“闹腾得过了。”奉德帝嘴上虽斥责,神色却颇为愉悦。

&esp;&esp;寥寥数十字的密报赫然写道:

&esp;&esp;章司仪在密报末尾一笔一划地署上名,来回查验两遍才放下心来。

&esp;&esp;谢六娘子的神态动作对河间王多有防备敌意。谢家人站在大门迎接贵客,如临大敌。

&esp;&esp;皇宫西北边,一整排朝北方向倒座房的末端窄屋舍里,昏暗的油灯幽幽发光。

&esp;&esp;冯喜大礼拜下,五体投地:“谢陛下恩典。老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esp;&esp;颤抖的手把密报放入竹筒里,以蜡封口,叮嘱朱红惜:“尽快送去。替我当面求一求冯公公,看在密报的份上,请位太医来治治我。”

&esp;&esp;“谢崇山的女儿在河间王府,后来如何了?”

&esp;&esp;“可不是。”冯喜凑趣地添补几句:“自从谢六娘子入了河间王府,京城里再没听闻关于河间王的大动静。——精力全落在自家后院里折腾了。”

&esp;&esp;冯喜谦卑地低下头去,身子几乎弯折成弓。

&esp;&esp;清晨屋里无人,她点起蜡烛,烛火慢慢烤融竹筒上凝固的封蜡,取出笔迹颤抖的密信,快速浏览一遍。

&esp;&esp;人却没有直接去寻御前大宦冯喜,脚步一转,先回了自己屋里。

&esp;&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