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4 新的赋税制度2(2/2)111  jian臣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官员中,高级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可其他大多数却都是元佑八年那一年制科开科时被取中的制科生,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大专生,其待遇,升官的资格都要大大低于那些进士出身的同僚主官。

那里成了官员们新的畏惧之地,现在,以前人人闻之色变的岭南和西北地区反倒成了风水宝地。人人都知道,蔡道的志向是收回幽云十六州,因此,宋辽之战势在必行。

普通百姓分到手中的土地,其中耕地每亩只征收升土地税,荒田每亩所需缴纳的实物税额却与禁军的相同。

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夫子得知这一规定之后,便在汴梁城里到处辱骂蔡道。可是,蔡道还没有来得及出手打击报复他,当天,宫中就传出两道懿旨,将这个老夫子全家贬到了宋辽边境上。

消息后,有一些被赵煦留在汴梁城里一直修书的官员,主动参与到了这次试点当中。

如此比较起来,可比一直留在汴梁城中修书要强的多。

没钱、没利、还无法得到名声,在经过刚开始的兴奋之后,这些制科生中的大部分人也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人生。与其在故纸堆里慢慢混吃等死,不如到地方上当个小官。

可是,不要忘了,这里是北方,耕地只能耕种一季粮食。(未完待续)

而且,这两个官职别看它小,其中却大有油水可捞。其他先不提,凡是来小学入学的学生,蔡道虽然不收一文钱的学费,可是,他们的家长每年总得给这两个官员准备上一份束修吧!

这些文武官员之所以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都清楚,如今大宋朝真正掌权的人是宫中那两个女人。女人自然要向着女人,何况,蔡道的这个新法令也的确对女子生产有利。

因此,应募这两个新职位的冗官非常多,在京畿各乡也推广的极为顺利。

这一点,即便是蔡道明知道这是名面上的收受好处,他也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因为,这是古礼,孔子立下的规矩。

新规定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规定,也是华夏史上第一明确规定了女子出嫁的最低年龄,各地女子必须年满十六岁才准出嫁,订婚不再此列。对于这一点,文官和武将都持反对意见,可是,真到了朝堂之上,谁也不敢站出来反对。

因此,蔡道新设立的这两个官职就给了这些人新的希望。这两个官职无论是待遇,还是官职的品级上甚至还要低于他们如今的处境,可是,其前景却大大的不同。在地方上虽然还是不入流的芝麻官,可一旦就任,也算是有了进身之阶。因为,如果有人干得出色,蔡道就一定会知道,那么,他们也就有了升官的可能性。

何况,修书既是个苦差事,又是清水衙门。真正因此而成名的只有主编修。他们底层人员拿得俸禄又少,没有成名的机会,而且,这个官职还没有任何油水可捞。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表面上看似禁军成为屯田兵比较吃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