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嫂子也从善如流的接下。
进了红旗大队,周老二习惯性的想往谢家老宅去。
第一百零五章 暖锅上
水开了倒米,搅拌之后让它水滚米,在米八成熟之前,谢琳琅开始处理菜,鸡毛菜去根洗净,辣椒干辣椒葱姜蒜豆豉等香料都处理好,莴笋去皮切菱形片、黄瓜拍扁,茭白切片,番茄切丁,嫩茄子洗干净,鸡蛋拿出来备用,酸菜捞出来一颗切碎末,咸鱼处理好切粒粒,想了想,招呼自家二哥再去大队上一户人家里换点辣豆干来。
谢林回来后,将菜篮子给了谢琳琅,她看了看,算计了一下吃饭的人数,先将饭焖上。
想到家里有几个孩子,谢琳琅从家里翻找出几个没用过的带盖茶杯,在上面分别放上面粉、砂糖、搅拌好,鸡蛋黄弄出来搅拌进去,扔上一把炒制后的瓜子仁盖上盖子,拿了赶紧木板隔着,将茶杯也放到里面蒸,就先不管了,继续做别的菜。
“哥哥们帮我呢,也不累。”谢琳琅笑眯眯。
且看十年后她能从老儿子哪里享受到什么吧。
红英抢答:“老师教的,我们以后长大了有出息了要去背景参观**。”
“噢噢,你们搬家了,我都忘了。”周老二憨憨一笑,将车子赶到老地主院外面。
“你们还会这个词啊,哪学来的?”
搞不好一口热水都没有。
谢琳琅前后座都载着自己的两个小表妹绣娘和红英,板车上坐着其他人,一路走一路也是欢声笑语。
这是的农村可没有电饭煲,做饭都是在大灶里解决了,做饭也不是那种水放了米放了就可以不管的,今天吃饭的人十五个,她舀得更多一点,待客就没有算计得刚刚好的时候,情愿多做不能少做。
一人还分了两颗糖。
两个调皮小子跳下车,去拉谢琳琅,要“参观”院子。
“后门可以过牛车。”本来这地主院就是设计得比其他农家宽敞,后门原来还有专门的马棚牛棚呢,停辆车简简单单。
菜一道道做出来端到堂屋,家里吃饭的桌子还不够放,又是谢林出去相熟的婶子家里借了桌子回来。
谢琳琅半天不上工,却在许安安的帮忙下,一点风波都没掀起来。
等到香气开始传出来,女眷们一个个出来:“哎呦,咋不叫我们一起帮忙呢,你一个小姑娘,自己做了那么多啊!”
“没事,家里来客了你先忙,这些东西你早上都配好了,我们做点琐碎的小事就行,不累的,你去吧。”许安安忙将人推着走:“走吧走吧,客气啥。”
谢琳琅离开,许安安不好意思的冲谢嫂子笑笑,熟稔的靠近:“咱们大队都是一家人嘛,谢嫂子说的也没错,来,这是我家琳琅送的饼干,家人您尝尝?”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孩都好奇的看着院子里一个黑漆漆的房间。
当前不是农忙,地里几乎没什么活计,家里就周老头没去,其他人都借了牛车跟谢琳琅一起走。
因为大人们都在说话,也没人发现,几个娃手里拿的是奶糖,要不肯定要说上一顿的。
辣椒放入灶膛里烧熟,减出来去掉黑皮,加入几瓣蒜开始捣碎它,谢森默默的又剥了两头蒜。
菜园子是自留地,现在谢家二房也有属于自己的小菜地了,有了一家人的精心看护和谢琳琅的育苗施肥和科学培育,他们家一颗颗瓜菜都涨势喜人。
一旁的谢嫂子也打趣:“就是,你们都一家人,客气啥。”
谢琳琅安顿好了几个表弟表妹才去灶间。
谢琳琅回来的时候,女人们都在巧娟屋子说话,男人们跟谢国居在堂屋里唠嗑。
“下车下车。”周老二拍拍两个在车上打量老地主院的男娃,是他家十一岁的卫国和大哥家九岁的周高峰。
听到动静,谢森过来给她烧火,谢林被使唤去菜地里摘菜。
做完这些,谢琳琅掀开锅盖,将熟八分的的米粒捞出来,全部沥干水倒入饭枕,也就是大木桶里面,大锅里的水只留下两水瓢,将大锅架上去盖上白纱布和盖子开始蒸。
谢琳琅赶紧把他们交出来,这是她培育木耳的地方,还有菌菇和蚯蚓养殖都在里面进行,可不能叫小孩给破坏了,就招呼他们去院子里玩。
谢琳琅慢速靠近;“这边走。”
第一百零六章 暖锅下
谢琳琅失笑,先将周外婆带进正院,见她进了正屋,才去地里找爹妈回来,又去猪圈那边说了一声今天家里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