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306(2/2)111  重生年代养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说呢,这孩子会挑时候。”许安安也认同陈清华的说法。

再加上两人本来就是感情好的夫妻,那档子事是避不开的,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谢国居自然是询问每个小家的一家之主,最近的动态,还有明年和最近几年有啥计划。

饭罢,男人们一屋,小孩子女人们一个屋,分开举行了茶话会。

所以在去年冬天,其实陈清华就上环去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我这边计划就是明年办厂,厂区已经在建设了,五月左右会开始招工培训,弄原材料和供货商之类的事情,没变动的话也就是在四亚这边生活了,我是估摸着两年内不会有什么变化。”

家里人还是那句话,要是有困难就说。

不过上环这个事儿,她没提,谢林也没说,夫妻两个自己决定的,都自己受着。

虽说时下喊着计划生育,到底是有钱交罚款就能生下来的,只是他们夫妻两个知道怀孕,也就是上个月的事儿。

今年的三十,多了一个喜讯,家里的喜气似乎都更加的浓烈了。

“那你们租房子可不合算,两百块一年,五年就是一千了,还是买个小院子或者匀个家属院过来,自己慢慢改造一下住的才舒心,前段时间才听你妹妹说了一嘴什么,以后小孩子上学说不定按照学区来划分,你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源,要是不够钱,跟家里说声,大家都会搭把手。”

“大哥是有意向做建筑这一块的?”沈固问道。

块,水电另外算,水费一个月一个人是两块钱,电费按照家属院工人的基础每度再加一毛钱。

之前还因为翠云明明怀揣着这个心思却没跟自己沟通,两人差点冷战起来。

谢森说:“翠云其实挺想回去的,不是说在这里生活不好,她这个人吧,不爱那种漂泊感,可能心里一直觉得这就是个旱灾的时候出来暂时落脚的地方,她还是想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去生活。”

巧娟虽然孙子孙女外孙都有了,但是不妨碍她高兴啊,家里又多了个成员,是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兴旺,她只有高兴的劲儿。

这办厂,谢森倒也不是做不到。

到了谢森这边,人家的目标更远大,毕竟见世面多了,整个人也接受了新社会的熏陶,加上他的胆子在这几年是一点点变大,所以胃口也大。

之所以不结扎,也还是心底有结,觉得北大就一个人,会太孤单,寻思着要是过个几年,自己万一上不去,或者改变主意了,再想生,不至于断了后路。

谢林谢森立刻点头,沈固也说赞同谢国居的建议。

谢木认真的将这个建议记住了,具体买哪里的地方,还需要回学校后慢慢去寻摸。

“正好你们大学那边是三年制的,你估计年底把孩子生下来,坐月子也到过年的时候,学校也马上就差半年毕业,到时候找个亲戚或者找个保姆带带孩子过度半年,就顺利解决学业和这孩子的问题了,一点也不耽误。”

“青省那边已经有电器厂开办了,我去年就提过,今年又提是因为我打算去那边观摩观摩,回头在红旗村和四亚这边办厂子。”

哎呦,办厂子,还办两个?

一来是他们觉得那个城市很不错,发展很快速,人文环境也差不离,二来是孩子太小了,他们在不想一家人分开的情况下,能不变动位置就不变动位置,而且平安到城里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三五年都会在那个城市里生活。

谢木这边是决定按部就班的上学,等毕业后,看看能不能找关系,安排到大学所在的省份做事。

电价虽然比人家贵点,但是一年也贵不了几块钱,毕竟他们两个白天基本都是要去上学的,也就中午午休一下,晚上一起睡。

谢林就简单多了,他一点也不想往外面跑,回去红旗村那么两年,他在大队上跟大多数村民都说得上话,说话也还比较有分量,并不想离开家乡,还有他们镇上来了个建筑队,说是要修建什么新医院,他才刚跟人认识,准备过去跟人学学里面的门道。

陈清华还挺羡慕的,她和谢林虽说不差钱,但是只要她还想在这个公家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一定不能做超过制度的行为,也就是孩子只能生那么一个。

还开玩笑:“到时候就叫他谢好运什么的。”

一家人无奈的摇摇头,这两妯娌,一个叫安安,孩子就取名平安,一个叫清华,孩子就叫北大。

取名字还真像是闹着玩一样。



“好,好,都是好孩子。”谢国居哈哈笑了。

此时看到大嫂家里又要添丁进口了,陈清华还是蛮替她高兴的。

沈固是最后一个说的小辈,毕竟他媳妇是谢家最小的闺女,他就等三哥哥说完了才开口。

谢国居赞同的点头,本以为谢林是谢家最沉寂的一个,其实人家也有主意着呢。

谢林说没那么大的目标:“就是做做泥瓦匠的活计,以后看看能不能给人盖房子什么的,我估摸着未来五年十年的,盖房子不会再是一家三代的目标了有可能年轻人自己就能打拼出房子来了,到时候就是我挣钱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