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顿了顿,她看沈念琳的书包里准备了三张,又听她说以后都是用这个办法,家里还有很多张这种纸,还以为这个纸不贵呢,没想到这么贵,按照谢琳琅描述的裁剪方法,岂不是一张三元钱的纸只能裁剪成八张。
临睡前,老师打了电话进来,主要是问那个纸是在哪里买的,那个纸的质量很不错。
一辆自行车大概是一百二的价格,百分之二,就是三元钱,十辆三十,百辆三百,千辆三千。
不过在这些私人的经济方面的事情还没个确切消息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倒是让谢琳琅又出了一次风头。
目前也还是这个频率。
三元钱都可以买十本本子了。
“您还会拍照了啊。”谢琳琅觉得自家老妈现在怎么那么摩登了。
之后可以躺着吃红利为什么不做呢。
“本来就是你做的车子,拿去用就拿去用,我没有意见,不过……”谢琳琅好奇的是沈固的速度。“这才几天啊,你就找到了合作的厂商了?”
谢琳琅本人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得知她有可能选上这样的大奖,巧娟特地从乡下上来市里面一趟,拉着闺女问她能不能去看看啊。“你哥哥搞回来一个傻瓜相机,我都会用了,我就想着,给你也拍拍照片。”
至于零食,则是自己就找到了合适的厂家,对方还在研制中,要是成功的话也会找上门来了。
谢琳琅受到了沈固这件事的启发,第二天闲暇的时间,回忆了一下前世的几种比较出名的零食和小玩具,跟沈固商量起来自己能不能也技术入股。
“没买断,每辆卖出去的成品给我们百分之二的抽成。”
仔细一看,哎呦,老妈身上这装扮,还有这新发型,以及身上茉莉花的香气和脚上的皮鞋,整个一个成功女老板的形象,和往常见到的贤妻良母乡下好媳妇的模样相去甚远。
看来这个办法还是要看看其他类似小问题的学生家长的自愿了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巧娟有点点忐忑的问;“妈这样是不是很奇怪啊,我也挺不习惯这个打扮的,但是穿了几天,好像真的
巧娟也注意到闺女在打量自己呢,不好意思的说;“都是你哥哥给我买的,说是广省那边的人都这么穿呢,还说女厂长这样穿有派头,以后出去谈生意还是去跟合作的商户见面,那都是倍有面子的。”
“要是成功的话,按照那家厂子往年的销量,每年两三千辆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人家那厂子已经开了快要十年了,还是有保障的。”
“原来是这样。”谢琳琅随口问了一句怎么合作,是买断了设计图还是分红。
“是啊,本来我这边就有不少厂家的电话,厂家之间有那个商会你知道不,里面的电话地址都是共享的,极少数人才有完整的联系方式,既然本地就有自行车厂子,我就不舍近求远了。”沈固解释道。
也是,这还是新款车子呢,要论购买力,还是得看女人的。
,但是孩子不是一个指令下去就能达成目标的机器人,每周大概会要跟妈妈爸爸一起睡三四次这样,在谢琳琅生病修养的那个半个月里面,这次次数就变成了一周一起睡两三次。
买房什么的操心的事情还多呢。
之前省里每年都要搞活动,就是杰出青年之类的,谢琳琅今年因为展销会一举出名到省里去了,被提名杰出女性,选举和投票之类的活动还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到年底的时候会给出一个结果,要是中选了就需要她亲自去一趟省里的颁奖大会。
谢琳琅就说了一张纸是三元钱,由她裁剪而成的。
今晚孩子哄睡了之后,沈固跟谢琳琅说起了自行车的问题,他已经联系好了合作的厂商了,两人会在后天进行一个面对面的会谈,他后天得把那辆给谢琳琅的自行车先带到厂子里展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