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娟能怎么办呢,为了以后回老家孩子们的名声和孩子他爹谢国居的名声能好点,只能这么做了。
等醒过神来,赶紧问了医院的地址,拿着家里为数不多的几十块钱去了医院看护孙子。
“这跟谢怀宇有什么关系。”巧娟就算惦记,如今两个她厌恶过的长辈也都入土了,而且谢怀宇这孩子,她是真没什么意见,反而觉得这孩子坚强上进有责任心。
“既然决定将孩子送过来了,我老家那边还有两块地,就暂时让他们种着吧,那些材料也给我哥他们用着,省得后面不能自给自足还来打扰怀宇这孩子。”
谢国居自觉这样做已经足够了,总不能以后还要他给哥哥养老吧,可见死不救,又不太适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人家就说了;“你弟弟啊,给我来了电话,要把他先前种暖棚菜那些设备借给你们用,然后把谢怀宇接到四亚那边上学。”
谢国居去洗了手,靠在石墩子上想了想,问她;‘媳妇,当年那些事,你还惦记不。’
“接就接吧,好歹是谢家的娃,还是个看着就能成器的,看他这样小小年纪受苦,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也不是那绝情的人,你想接,我不拦着,就是咱们也没人特地照顾他,指不定得送到包吃住的学校去。”
巧娟沉默了会,嗯了一声。
“我是想着,当年咱们受的那些对待和为难都不是虚的,想问问你这边的意见,要是可以的话,我想把那孩子接过来这边上学,不叫他去操心那些,好好读书好好成材,想做什么养家的事,且等大学毕业了之后再说吧。”
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出门看病二三十就够了的那个年代。
接一个孩子过来可不是接一个工人过来,他的学习,他的吃喝拉撒都要管着。
不怨恨这孩子,但是要跟照顾自家孙子或者外孙一样照顾他,那是不可能的。
谢国安能镇定什么,当场就坐地上了。
居听完感慨了一句:“谢怀宇是个好孩子,简直就不像是老宅那边养出来的孩子。”
看着孙子包着头抱着手肘靠在病床上的样子,谢国安的心都要碎掉了。
这就亲自给谢国居去了电话。
并且下定决心好好挣钱,就算他这身体不争气,还能教育他儿子,他儿子还不到四十,完全能再劳几十年。
谢国安还舍不得孩子呢,就听到人家透露出一件事;“你们咋还这么镇定,你家孩子因为去了黑工坊,太累了晕倒了,现在国居的儿媳妇照看着着他呢,你们亲爷爷亲爹倒是能镇定。”
两兄弟聊了很久,没有谢家人刻意去偷听还是怎么样的,反
现在红旗村种反季蔬菜和大棚作物的不少,就算把这个交出去给大房,也要靠他们自己的辛苦才能赚点吃饭钱,对谢国居也没什么影响,反而还能让谢怀宇这孩子安心上学,以后也能担起大房这个家。
也是被这么一刺激,他立刻答应了把孙子送去四亚的打算。
谢国安被村里喇叭叫走的时候还懵呢,村上找自己有啥事啊。
“那你看这事怎么办,老二媳妇那边还等着我们做长辈的给个章程呢。”巧娟问道。
可一听,陈清华给垫付了五十元医药费,人都傻了,他全身的钱扣去车费就剩下三十来块。
“好吧,我同意了,这就去打电话。”巧娟也没拖泥带水,直接给村里去了电话。
“谢谢你巧娟。”这是谢家的孩子,他顶着这个谢姓,有的东西就是避不开。